漢密爾頓(Hamilton)在開埠時就只是個由幾個百人毛利部落所組成的荒涼之地
即使在1864年出現了第一批移民,這裡仍是依舊
直到1877年火車開進漢密爾頓,懷卡托河不再是唯一的連外通道,這裡才開始逐漸發展起來
而現在的漢密爾頓已是紐西蘭的第4大城市
但發展的洪流並沒有把這裡的歷史與毛利文化給統統吞沒
所以走在漢密爾頓的街頭還是能看到述説著漢密爾頓發展過程故事的歷史遺產哦!
那今天就讓我帶你們到漢密爾頓聼這些歷史遺產講古吧!
即使在1864年出現了第一批移民,這裡仍是依舊
直到1877年火車開進漢密爾頓,懷卡托河不再是唯一的連外通道,這裡才開始逐漸發展起來
而現在的漢密爾頓已是紐西蘭的第4大城市
但發展的洪流並沒有把這裡的歷史與毛利文化給統統吞沒
所以走在漢密爾頓的街頭還是能看到述説著漢密爾頓發展過程故事的歷史遺產哦!
那今天就讓我帶你們到漢密爾頓聼這些歷史遺產講古吧!
拜訪時間:2012年8月10 & 11日 | 照片&文字:vjie83
雖然昨天就從威靈頓來到漢密爾頓了,但抵達這裡時都已經是晚上7點了
再等到我走到下榻的背包客棧,弄個晚餐,洗個澡的來,時間就來到快要晚上8點了 [攤手]
(晚上8點不會很晚啊?)晚是不算太晚啦!只是……
只是這個時候的漢密爾頓基本上是一個“空城”狀態,而且天氣好冷啊~~~
所以我就沒有再出門,而是一早就就寢養精蓄銳等隔天再好好的逛一逛漢密爾頓
在抵達漢密爾頓之前,我對這裡的印象就只有這裡是前往懷卡托(Waikato)地區的前哨站
而位于市區内的景點就只知道漢密爾頓花園一個而已
所以今天的第一站就是要先到這裡的i-SITE訪客中心去找找靈感
於是在吃過早餐後,我就經過River Rd和Claudelands橋來到市中心
然後再經由Victoria St來到了位于Garden Place上的漢密爾頓i-SITE訪客中心啦!
▲漢密爾頓訪客中心 Hamilton i-SITE visitor centre |
由於沒安排行程,而且也不趕時間(來玩的趕什麽時間啊!?)
所以我就開始在這只有行人能走動的廣場上逛起來啦!
Garden Place其實在一開始只是一條穿過山丘,連接Victoria St和Anglesea St的馬路
(穿過山丘?)沒錯,這廣場的前身就是一座10公尺高的山
後來因爲這座山丘阻礙了漢密爾頓市區的商業發展,而最終在1930年代被剷平啦!
不過那時候的Garden Place是座停車場,而不是現在的開放式廣場
▲花園廣場 Garden Place |
▲花園廣場—Te Tiaho O Matariki雕塑 Garden Place - Te Tiaho O Matariki Sculpture |
這一看就知道是它是棟裝置藝術風格的建築啦!
由Edegecumbe and White建築公司所設計的這棟建築一開始並不是賭場
(這家建築公司也是負責設計Tauranga郵政局的公司哦!)
它的前身其實是漢密爾頓在1940年興建完成的第四座郵政局哦!
被當作郵政局運作了50年,這棟建築因郵政局遷往他處而在1990年被賣掉並改建成爲背包客棧
後來的後來,這棟建築被SKYCITY集團收購並在2002年開設了這裡唯一的賭場
▲漢密爾頓天空城 SKYCITY Hamilton |
在繞了一圈之後,我就選定了“Historic Hamilton: East and West of the River”冊子為目標
會選擇用這冊子走行程是因爲它會帶我們走一趟漢密爾頓的歷史
同時在前往各個景點時也會經過一些不在這份冊子上但卻還蠻重要的景點的
所以這種能一石二鳥的冊子當然是要好好利用的啦!
由於冊子上的景點散落於懷卡托河的兩岸各處,而且分佈的地域又非常的廣闊
所以若是要走完全程的話應該至少要花上一整天的時間
就因爲我沒車又不想花錢搭巴士,因此那些距離市區太遠的,就看到時的心情再決定要不要去咯!
雖然這份冊子附有景點的位置地圖可以讓我們按圖索驥的去尋找這些歷史景點
但實際走過後,發現這份冊子其實存在著兩個瑕疵的說 [皺眉]
首先比較嚴重的是(一個)景點的位置標示錯誤,其次則是地圖過於簡易,進而導致要繞遠路
只是這些瑕疵並不算太嚴重,除了讓腳走的有點累外,其他的都還好
至少在景點簡介方面可以讓人對這些景點有些基本的認識
▲漢密爾頓遺產之河岸東西冊子 Historic Hamilton East and West of the River Brochure |
▲漢密爾頓遺產之河岸東西冊子 Historic Hamilton East and West of the River Brochure |
(電箱有什麽好介紹的啊!?)若它只是一般電箱的話,我當然是不會花時間介紹的啦!
雖然這個電箱的外形和一般常見到的電箱沒什麽兩樣
但它“身上”所披的“衣服”卻不是一般電箱所“穿”的,而是自己特有的彩繪“外衣”哦!
這電箱的彩繪“外衣”的創作者與主題目前是一個無法破解的謎
因爲不管是維基妹還是谷歌哥都完全找不到任何有關這個彩繪電箱的資料的說 [皺眉]
好啦!被可愛的電箱delay了一下行程,現在也該正式按選定的冊子的地圖去探索這裡啦!
於是我就沿著Victoria St往漢密爾頓花園(往北)的方向開始行程咯!
▲漢密爾頓的彩繪電箱 Hamilton's electrical box |
▲漢密爾頓的彩繪電箱 Hamilton's electrical box |
▲漢密爾頓維多利亞街街景 View of Victoria Street, Hamilton |
Paul's Book Arcade書店的歷史可追溯到百多年前的1901年
當時的書店是在維多利亞街的南側尾,而現在這個位子則是在1925年搬遷過來的
這間書店在紐西蘭的業界、文學界和出版界聲譽響亮
除了售賣書刊外,業主Blackwood和Janet Paul還在1945年開設同名出版社出版紐西蘭文學作品
不過現在這家書店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咖啡廳
可是咖啡廳裏扔保留了當時書店的一些特徵如黑白棋盤式地板以及展示架哦!
▲前保羅書報拱廊 Former Paul's Book Arcade |
▲漢密爾頓維多利亞街街景 View of Victoria Street, Hamilton |
(誰啊!?)What!?你不知道!?好吧!我也是不太認識他
但他的音樂劇“The Rocky Horror Show”和電影“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我倒是知道啦!
而這位Riff Raff仁兄就是當中的其中一個角色啦!
之所以會有這雕像是因爲飾演這個角色的演員Richard O'Brien曾在這裡住過
其實除了參與演出之外,Richard他自己本人還是這部音樂劇和電影的編劇和詞曲創作人哦!
而這座雕像也是按照Richard身高一比一由Weta Workshop製作的
雕像所在的小公園的前身其實是名為Embassy的劇場
據説Richard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之間經常流連Embassy劇場欣賞雙題材科幻片
同時也常到劇場隔壁的理髮店剪頭髮(一說他在那打工)哦!
▲Riff Raff雕像 The Riff Raff Statue |
▲Riff Raff雕像 The Riff Raff Statue |
▲Riff Raff雕像 The Riff Raff Statue |
從頭到尾的看了一輪後,才發現原來這是音樂劇兼電影裏的《Time Warp》歌曲與舞蹈動作
當然有這東西出現就表示當局希望來參觀的人能“表演”一段啦!
而且現在還有閉路電視拍攝並直接在官方網站上現場直播給全世界的人欣賞哦!
雖然覺得在沒有音樂的陪襯下做這些動作有些蠢
但是看著看著我竟然中邪似的在大庭廣衆和閉路電視拍攝下照作了一遍 [轉身挖洞]
▲Riff Raff雕像 The Riff Raff Statue |
走了約1分鐘,冊子上的另一歷史遺跡—Howden's Jewellers登場咯!
這棟兩層樓建築是由F E Smith設計並在1902年完成的
其設計風格被認定為愛德華新古典建築(Edwardian neo-classical)風格
而其最主要特色就要數位于樓下右門上的新文藝運動風格(Art Nouveau)彩繪玻璃窗
以及那道通往二樓住宿的左門上方的置時鐘(set clock)啦!
與周圍的建築相比,就不難發現另一個特色,那就是它是這條街最窄的建築,只有5公尺寬哦!
▲豪豪敦珠寶商—維多利亞街上最窄的建築 Howden's Jewellers - the narrowest building along Victoria Street |
這棟酒店的設計混合了布雜藝術(Beaux-arts)和新文藝復興風格
是現址建造的第三座酒店,之前的兩座分別在1898年和1922年被大火燒掉了
而現在這座兩層樓的酒店建築則是在1923年完成的
除了建築風格相當有特色外,這前漢密爾頓酒店對漢密爾頓人來説也是相當有歷史意義的
因爲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1953年登基後曾與夫君在這酒店住過哦!
▲前漢密爾頓酒店(右) Former Hamilton Hotel (right) |
這棟完成於1878年的前銀行屬於維多利亞新古典風格建築
是漢密爾頓市歷史最悠久的商業建築之一
當時一樓的空間是進行銀行業務的地方,而二樓則是銀行經理的住所
由Edward Mahoney設計並採用漢密爾頓自產的磚頭建造的銀行為漢密爾頓打造了新的商業中心
不過現在銀行已不再這棟樓運作了,取而代之的是名為“The Bank”的餐廳
▲紐西蘭銀行大樓 Bank of New Zealand building |
▲紐西蘭銀行大樓 Bank of New Zealand building |
這電箱的彩繪風格和賭場前面的那個是完全不一樣
鮮豔的色彩搭配著黑白雙色的圖案相當的顯眼
上面的圖案若我沒猜錯的話應該是就在附近的維多利亞橋以及懷卡托河
不過和之前的那個電箱一樣,這電箱的創作者和確切的主題都一樣是個謎呀~~~[攤手]
▲漢密爾頓的彩繪電箱 Hamilton's electrical box |
建設這座全磚的前郵政局的目的是取代之前被火燒掉的木造郵政局
由建築師John Campbell設計,分成兩個階段完成
第一階段在1901年完成,而第二階段則是在15年後的1916年才完成
混合了安妮女王與巴洛克建築風格的前漢密爾頓郵政局在當時可是標示著漢密爾頓的成長哦!
這座建築從完成以來就一直被用作漢密爾頓的郵政與電報中心
直到1940年郵政局搬遷至現在是賭場的新建築爲止,算一算郵政局只用了39年罷了
而接下來的40年這棟大樓就被拿來當成社會福利用途
從1980年開始這裡就被租賃給其他很多不同的組織,包括毛利土地法庭、國會議員辦公室等等
到了1998年改建成爲現在隸屬懷卡托博物館的ArtPost藝術展覽館啦!
▲前漢密爾頓郵政局(現為ArtsPost Galleries & Shop) Former Hamilton Post Office (now is ArtsPost Galleries & Shop) |
懷卡托博物館其實是由懷卡托藝術廊和懷卡托博物館合併而成的
懷卡托藝術廊成立於1948年;而懷卡托博物館則是在1965年在漢密爾頓公共圖書館頂樓開幕
1987年新館落成,兩館正式合併成爲懷卡托藝術與歷史博物館
這個名字在使用了整整19年之後於2006年改名為現在使用的懷卡托博物館啦!
▲懷卡托博物館 Waikato Museum |
▲懷卡托博物館 Waikato Museum |
走下階梯,走進博物館,我就來到博物館的大廳兼咨詢台啦!
由於入場是免費的,所以基本上馬上就可以去參觀展覽了
不過我還是要建議大家先到咨詢台拿一張博物館的地圖會比較好一些哦!
(這間懷卡托博物館有那麽大咩?)大不是很大,但是裏面共有11個橫跨了4個樓層的展覽廳
而且它們的分佈和動線有些特別,再加上不是每個展覽廳都在同一時間有展覽的
所以還是那一張地圖會比較了解博物館的展覽位置和動線啦!
▲懷卡托博物館地圖 Map of Waikato Museum |
今天在11個展覽廳裏只有7個展覽廳提供6個主題展覽
其中就只有兩個主題展覽是常設展,包括了毛利戰船展—Te Winika和互動科學展—Exscite
雖然說博物館是免費入場的,但不是每個展覽都是可以免費入場的
像那個常設互動科學展Exscite就是個需要付費的展覽啦!
所以呢我當然就只是去參觀了那些不用錢的常設展和特別展啦!
不過不得不說,懷卡托博物館的展覽内容和素質比想象中的好很多,非常值得來噢!
▲懷卡托博物館 Waikato Museum |
▲懷卡托博物館 Waikato Museum |
▲懷卡托博物館 Waikato Museum |
▲懷卡托博物館 Waikato Museum |
▲懷卡托博物館 Waikato Museum |
▲懷卡托博物館 Waikato Museum |
▲懷卡托博物館 Waikato Museum |
▲懷卡托博物館 Waikato Museum |
▲懷卡托博物館 Waikato Museum |
▲懷卡托博物館 Waikato Museum |
而接下來我也回到Victoria St準備繼續那個歷史遺跡巡禮
根據手上的手冊顯示,我的下一站—聖彼得主教座堂就在不遠處而已
所以我很快就可以見識到漢密爾頓的大教堂咯!嗯……究竟這教堂會有多壯觀呢?期待啊!
————————————————————————
Waikato Museum • 懷卡多博物館
官網:waikatomuseum.co.nz [英]
地址:1 Grantham Street, South End of Victoria Street, Hamilton, Waikato
電話:+64 7 838 6622
開放時間:10am to 5pm, daily
Closed on Christmas Day
門票:免費(歡迎捐款)
■部分展覽(Exscite)和活動或需要付費。
■另有免費導覽可參與,詳情點這裡。
交通:自駕—可利用Google Maps規劃前往路線,懷卡多博物館與周邊街道皆設有有條件免費的停
車場或停車格可使用,詳情點這裡。
巴士—可乘搭BUSIT的20 Cambridge、29 Hamilton Gardens或免費的51 CBD Shuttle路線
巴士至201 Victoria St站下車即可,博物館就在巴士車站的斜對面。
■ 僅提供距離目的地最近的車站與路線資訊,另有其他路線和車站可到BUSIT官網查詢。
————————————————————————
離開博物館回到Victoria St後,我就繼續沿著Victoria St往不遠處的聖彼得主教座堂走去
可是這短短的180公尺的距離卻讓我又驚心又無助
(蛤?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我竟然在路上親眼目睹了“家暴”的發生 [倒抽一口氣]
由於“施暴者”的身材比我還要大一號,再加上好像有練過拳的樣子
我一個文弱書生根本就不敢上前伸施援,只敢在一定距離給予“注目禮”和考慮是否要報警 [心跳500]
就在這個時候,現場又有一個人經過,而這人在靠近時開口嘗試阻止
但是在“施暴者”吆喝了一句“不要多管閒事”後,那個人就不敢再多說一句的直接離開現場 [驚]
而在10秒鐘之後,“家暴”事件的兩個當事人也上車離開現場了
雖然“家暴”事件好像是結束了,可是我當下其實應該鼓起勇氣去阻止或報警的 [敲頭]
離開案發現場不久,我也就來到目的地—聖彼得主教座堂的山腳下啦!
▲聖彼得主教座堂 St Peter's Cathedral |
平時就夠討厭階梯了,現在在我“腿軟”時還來階梯,唉~~~
不過人都已經走到這裡了,而且階梯也不算太多,所以我還是“硬撐”著軟腿爬到上面去
教堂所在的這座小山丘其實原屬於Ngati Wairere毛利部落
可是後來英軍在紐西蘭戰爭期間被驅離並在1864年把這裡改建爲第四懷卡托軍團的總部
隨著戰爭結束,第四懷卡托軍團解散,聖彼得主教座堂於1915年開始建造
▲聖彼得主教座堂 St Peter's Cathedral |
據説這座教堂是以英國諾福克郡一座15世紀的教堂為藍本的
還有在教堂的基石底下還有保留著當年第四懷卡托軍團挖掘的深戰壕哦!
▲聖彼得主教座堂 St Peter's Cathedral |
▲聖彼得主教座堂 St Peter's Cathedral |
就只是在外面看一看這座不是很壯觀的主教座堂而已
看完了主教座堂後,接下來就是要去聖彼得主教座堂後方的前漢密爾頓法院看看咯!
幸好聖彼得主教座堂的後方有通往前漢密爾頓法庭的階梯捷徑
於是不用繞遠路的我很快就來走到面向Anglesea St的前漢密爾頓法院面前啦!
這棟完成于1931年的舊漢密爾頓法院是漢密爾頓興建的第三座法院
由政府建築師T J Mair設計並耗資2萬9千英鎊建造
隨著愛奧尼式圓柱(Ionic)與拱窗的出現,不難判斷這法院是屬於新文藝復興建築風格
雖然看起來這建築還頗新的,但是名字都已經出現“前”這個字了
所以說現在裡已不再處理任何法律問題了,而這功能就移到隔壁新建的法院啦!
▲前漢密爾頓法院 Former Hamilton Courthouse |
是要去較近的維多利亞橋呢?還是較遠的漢密爾頓水塔呢?
就在前法庭前面來回走著思考著,我突然就看到前法庭的正前方遠處就是漢密爾頓水塔了
於是把心一橫,距離較遠的漢密爾頓水塔就成爲我的下一站啦!
從前法庭正前方的樓梯走下後,我就以漢密爾頓水塔為方向直接朝它走去
越過Tristram St走進Clarence St沒多久,我突然發現左邊出現了PAK'nSave超市 [驚]
於是我就暫緩行程改爲先去PAK'nSave超市逛逛買點東西
(超市很多地方都有啊!而且不都開到很晚嗎?幹嗎現在去啊?)
你知道我在漢密爾頓的住宿距離超市有多遠嗎!?現在遇到了當然要進去的啦!
繞了超市一圈後,我就背著兩公斤重的“戰利品”回到Clarence St
沿著Clarence St走到盡頭,那座真的很巨大的漢彌爾頓水塔就直挺挺的“站”在我眼前啦!
▲漢密爾頓水塔又稱羅亞奇異蓄水池 Hamilton's Water Tower a.k.a Ruakiwi Water Reservoir |
所以我當然是要越過馬路盡可能的就近看一看咯!
這水塔建立于1930年代,完成後立刻成爲了地標,因爲漢密爾頓市區内很多地方都能看得到
不要看這座漢密爾頓水塔的外觀全都是水泥打造成的
但其實在這鋼骨水泥裏面那個裝水的容器是由焊接鋼片鑄造而成的哦!
另外那圍繞外墻一圈的圓柱可不是裝飾柱子哦!柱子裏頭可是裝了讓水流通的水管喲!
▲漢密爾頓水塔又稱羅亞奇異蓄水池 Hamilton's Water Tower a.k.a Ruakiwi Water Reservoir |
▲漢密爾頓水塔又稱羅亞奇異蓄水池 Hamilton's Water Tower a.k.a Ruakiwi Water Reservoir |
反而是在水塔所在的公園(樹林?)裏繼續的溜達著
就在爬到山坡坡頂時,我才發現原來山坡的另一頭竟然“藏”有一座湖泊耶~~[嘴張開瞪大眼]
(嘖!冊子上不是有寫嗎!?大驚小怪個屁啊!)有咩?[打開冊子]
哎喲!果然真的有耶!根據冊子上所寫的,這座湖很直接了當的就叫做Hamilton Lake
嗯……既然都來了,那當然是要走下山坡去逛一逛這座湖的啦!
▲漢密爾頓湖景公園 Hamilton Lake Domian |
湖面面積約為54公頃,相等于75.6個足球場那麽大
據説這湖早在1萬7千年前就形成了,在毛利人聚集時期,這裡是他們的重要的食物來源源頭
1864年英國民兵遷入並把這裡變成了他們的休閒場所
到了1886年,Lake Rotoroa正式宣佈成爲大衆休閒場所保留地,Hamilton Lake Domain就此誕生
而現在這裡依舊是漢密爾頓人非常重要的家庭休閒與運動場所哦!
除了一般的跑步外,這裡還有不少的水上活動如划龍舟、划獨木舟和玩風帆等等
▲漢密爾頓湖景公園 Hamilton Lake Domian |
▲漢密爾頓湖景公園 Hamilton Lake Domian |
▲漢密爾頓湖景公園 Hamilton Lake Domian |
▲漢密爾頓湖景公園 Hamilton Lake Domian |
而那些公園與花園裏當然也是有一些動物出現
一般會出現的動物大家都是大同小異的,可是我在這裡卻看到了一種其他地區沒看過的飛禽 [驚]
OMG!這……這……這不是受威脅物種—Takahe南秧雞嗎!?
呼喲!沒想到不用花一分錢就能看到它了耶!而且這裡還多到走到哪都能看到啊!
可是就在觀察了一陣子後,我才驚它並不是那個不會飛的Takahe而是會飛的Pukeko紫水雞啊!
齁喲!你們兩個幹嗎要長得那麽的像啦!?還我白高興一場 [跺腳]
▲漢密爾頓湖景公園—紫水雞 Hamilton Lake Domian - Pukeko (Australasian swamphen) |
▲漢密爾頓湖景公園—紫水雞 Hamilton Lake Domian - Pukeko (Australasian swamphen) |
但我因爲手上沒有這個數據而以爲這條步道要走很久很久
所以後面還有一堆行程要完成的我就選擇了不去完整的走這條環湖步道
於是從水塔的山坡下來走到湖邊後,我就往左朝Hamilton Lake Domain的正門口走去
雖然越走就讓我越想要去走完這整條的環湖步道
不過理智最終戰勝了欲望,這條環湖步道就留到我下次認真遊這公園時再走吧!
▲漢密爾頓湖景公園 Hamilton Lake Domian |
▲漢密爾頓湖景公園 Hamilton Lake Domian |
▲漢密爾頓湖景公園 Hamilton Lake Domian |
雖然入口旁邊就有座Hamilton Lake玫瑰花園可以參觀
但8月份冬季並非是玫瑰開花的季節(每年10月末至隔年5月才是)
所以不想看到只剩下樹枝的玫瑰的我這次就寧願錯過它啦!
不過經過了這次簡單的遊覽後,下次再來漢密爾頓時我一定要好好逛一逛這裡啦![握拳]
▲漢密爾頓湖景公園—羅亞奇異路入口 Hamilton Lake Domian - Ruakiwi Road Entrance |
▲漢密爾頓湖景公園—羅亞奇異路入口 Hamilton Lake Domian - Ruakiwi Road Entrance |
————————————————————————
Hamilton Lake Domain (Lake Rotoroa) • 漢密爾頓湖景公園(羅托羅亞湖)
官網:www.hamilton.govt.nz [英]
地址:Ruakiwi Road, Hamilton Lake, Hamilton, Waikato
電話:+64 7 838 6622
開放時間:24/7
■Ruakiwi Road大門(車子)於早上7點30分至夕陽後半小時開放。
門票:免費
交通:自駕—可利用Google Maps規劃前往路線,漢密爾頓湖景公園在位于Ruakiwi Road入口旁邊
和公園内的Rotoroa Road皆設有免費停車場可使用。
巴士—可乘搭BUSIT的6 Mahoe、7 Glenview和12 Fiztroy號路線巴士至75 Pembroke St站或
82 Pembroke St站(往Transport Centre方向)下車,然後再步行前往即可。
■ 僅提供距離目的地最近的車站與路線資訊,另有其他路線和車站可到BUSIT官網查詢。
————————————————————————
離開Hamilton Lake Domain後,我就經由Pembroke St來到了Palmeston St
當走到Palmeston St盡頭時左轉入Anglesea St
最後我再右轉走進了可通往目的地—樂隊圓形亭(Band Rotunda)的ANZAC Parade啦!
沿著ANZAC Parade走了大約3分鐘就走到Victoria St了
而那個我即將要去拜訪的樂隊圓形亭歷史遺跡就在對面的公園裏面啦!
▲漢密爾頓的彩繪電箱 Hamilton's electrical box at corner of Victoria Street and ANZAC Parade |
突然發現右斜前方有座綠底白邊的“奇特”建築 [驚]
(這棟建築明明“長得”就是一般的建築啊!到底哪裏奇特了啊?)
這建築的確是與一般建築一樣“長得”
好吧!或許是我孤陋寡聞吧!可是我真的覺得它好奇特哦!
越過馬路走到這綠色建築前才發現原來這棟建築是懷卡托啤酒厰 [驚]
據説這由一對夫妻經營的啤酒厰是在1887年動工,並花了兩年的時間完成的
後來1930年時又多增建了一個新的門面
而這綠色與白色的色調就是懷卡托啤酒的標誌傳統顔色啦!
雖然正門的上方仍有“Waikato Draught”的字樣,但是這裡其實早在1989年就不再是啤酒厰了
▲懷卡托啤酒厰建築 Waikato Draught Building |
▲懷卡托啤酒厰建築 Waikato Draught Building |
樂隊圓形亭這種古物在紐西蘭的公園似乎是常客
我在好幾座紐西蘭城市的公園裏都曾經有看到它的蹤跡
據説這由内皮爾建築公司Vaultier and Anderson設計的樂隊圓形亭早在1916年就已經出現了
呈八角形(咦?怎麽不是圓形的?)的樂隊圓形亭屬於愛德華建築風格
由紐西蘭原生木—考裏松和鑄鐵打造並搭配了圓角鐵屋頂
1950年代之前這裡甚至還能經常看到懷卡托軍樂隊和弗蘭克頓市政府樂隊的表演哦!
▲漢密爾頓樂隊圓形亭 Hamilton Band Rotunda |
而那座在昨晚抵達漢密爾頓時就已經被我注意到的維多利亞橋就出現在我的眼前啦!
維多利亞橋,完成于1910年,是漢密爾頓是現存歷史第二悠久的跨河大橋
當年爲了向維多利亞女王致敬才冠上英女王的名字
採用開放拱肩式(open spandrel)建築設計的維多利亞橋配有高104公尺的拱橋和兩座引橋
據説這種長度與高度的拱橋設計在紐西蘭是相當罕見的
雖然白天看維多利亞橋會覺得普通,但到了晚上橋底的拱橋會有七彩燈光秀可看哦!
▲維多利亞橋 Victoria Bridge |
▲懷卡托河與維多利亞橋 Waikato River & Victoria Bridge |
那就……試著沿著懷卡托河走去漢密爾頓花園看看好啦!
(不要亂用可以嗎!?什麽走到這個地步!?地步不適合用在這裡啦!)
於是這“漢密爾頓歷史遺產之河岸東西”之旅就此宣告暫時結束
而我就爬上維多利亞橋走到對岸的漢密爾頓東並沿著懷卡托河步道往漢密爾頓花園走去啦!
至於這未完成的“漢密爾頓歷史遺產之河岸東西”之旅就只好明天待續咯!
// ———————— • 我 • 是 • 換 • 日 • 線 • ———————— //
在背包客棧吃過早餐後,昨天未完成的“歷史遺產之河岸東西”行程又要再次展開啦!
由於昨天已經把懷卡托河西岸多數的歷史景點給走了一遍
所以今早的上半部就要去逛一逛河東岸的歷史遺產啦!
根據“Historic Hamilton: East and West of the River”冊子顯示,東岸的歷史遺跡並不太多
可是這些景點分佈的地點卻是非常鬆散和廣闊的
有點懶得走那麽多路的我就決定只去靠近下榻的背包客棧的主看臺Grandstand就好
走出位于River Rd的背包客棧後,按照冊子上的地圖我往左朝Boundary Rd走去
就在經過Oakley Ave不久,我就在左邊發現了一個插了“MIROPIKO”字樣牌子的小公園(?)
我站在入口往内看,覺得這公園有點挺特別又好像藏有秘密
於是好奇心不只是把我推進了公園裏還把我推過兩座土堆的空間到更内部去
這時草皮上出現了兩個告示板和一根赤紅色的毛利雕刻柱 [驚]
哇噻!原來這裡不是一般的公園耶!這裡竟然是與毛利文化有關的Miropiko Reserve耶!
▲Miropika毛利土堡 Miropiko Pa |
▲Miropika毛利土堡介紹 Introduction of Miropiko Pa |
而居住于此的毛利部落是Ngati Wairere部落的分支Ngati Hanui
除了作爲部落居民的棲身之所之外,這裡也是部落的抵禦外敵的重要土堡之一
不過後來因英國人的入侵而在1864年永久遺棄這個據點
一直到了1980年,這裡才終于被漢密爾頓市規劃成爲歷史保留地的
至於那根万綠叢中一點紅的毛利雕刻柱則是在2007年才竪起的
由上至下出現在這柱子的是三位德高望重的毛利部落首領—Hanui、Heke Te Wananga和Korako
而這毛利雕刻柱的造型是毛利人獨木舟Waka打造的
據説只有古老的毛利土堡(pa)才有可能豎立這種造型的毛利雕刻柱(pou)的哦!
哇噻!沒想到我竟然來到了毛利人超古老的毛利土堡耶!WOW!
▲Te Pou-ihi毛利雕刻柱 Te Pou-ihi o Miropiko Pa |
▲Te Pou-ihi毛利雕刻柱解説 Introduction of Te Pou-ihi o Miropiko Pa |
準備前往位于Heaphy Terrace的下一個歷史遺跡
其實從毛利聖地到我要去的下一個遺跡—大看臺是有“捷徑”的
只是冊子的地圖過於簡易,只有大馬路被標示出來,所以害我必須繞一大圈才能抵達 [皺眉]
不過要不是冊子地圖帶我繞遠路,我也不會在要右轉入Heaphy Terrace時有意外的發現
這意外的發現就是在紐西蘭難得一見的清真寺啦!
印象中這是我在紐西蘭看到的第二座清真寺,而第一座是在但尼丁的大學區裏
這座位于Boundary Rd和Heaphy Terrace交界處的清真寺就叫做漢密爾頓賈米亞清真寺
由懷卡托穆斯林協會(Waikato Muslim Association)負責打理
賈米亞清真寺是在1983年由一棟三房的別墅改建而成的
但後來爲了服務增加的信徒,而在1998年重新打造了現在這座全新的清真寺啦!
▲漢密爾頓賈米亞清真寺 Hamilton Jamia Mosque |
不過由於這座主看臺剛好是位在公園的正中心位置
所以沿著Heaphy Terrace走了一段路,再按指示牌的指示左轉進公園的馬路(現在的Gate 2)
又走了一小段路,那主看臺Grandstand才千呼萬喚始出來
齁!要不是
▲主看臺 Grandstand at Claudelands Park |
只是當時的主看臺並不在現在這個地方,而是在隔壁鎮—Cambridge的劍橋賽馬會
後來一批有錢有勢的漢彌爾頓商人自資購地建賽馬場
就這樣劍橋賽馬會在1887年關閉,而劍橋賽馬會的主看臺則被拆卸運到漢密爾頓賽馬場重建
而當時的漢彌爾頓賽馬場就位在漢密爾頓東的舊火車站旁邊
到了2008年,這主看臺再一次搬遷,而這一次就搬到了現在這個位子啦!
至於這主看臺的設計其實與其他稍微有點歷史的賽馬場或運動場建造的主看臺非常類似
▲主看臺 Grandstand at Claudelands Park |
▲主看臺 Grandstand at Claudelands Park |
在主看臺外圍溜達了一會兒我就離開回去Heaphy Terrace了
雖然冊子顯示我所在的漢密爾頓東還有一些歷史遺跡
可是這裡的歷史遺跡大多數不是距離很遠就是所謂的私人產業只能遠觀
所以有點懶惰走的我就決定結束在漢密爾頓東的行程
進而經過Heaphy Terrace和Claudelands Rd來到直接通往漢密爾頓市中心的Claudelands橋
而我也要準備過橋到對面的漢密爾頓西去繼續昨天未完成的歷史遺跡之旅啦!
▲克勞德蘭玆公園 Claudelands Park |
▲克勞德蘭玆停車場 Claudersland Car Park |
▲克蘭德蘭玆橋 Claudersland Bridge |
跟著“漢密爾頓歷史遺產之河岸東西”手冊上的地圖指示,我往右沿著Victoria St往下一個點出發
大約走了3分鐘,下一個點—前公共信托大樓就出現咯!
這棟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是由20世紀傑出的建築師William Gray Young設計的
(這位仁兄就是設計威靈頓火車站和奧塔哥大學Knox College的人啦!)
1925年完成的前公共信托大樓是棟鋼骨水泥建築
其主要特色就是那希臘神殿風格的愛奧尼式圓柱(Ionic)以及上、下腰線(frieze)啦!
▲前公共信托大樓 Former Public Trust Building |
▲前公共信托大樓 Former Public Trust Building |
而風格截然不同的前紐西蘭乳製品合作社公司辦公大樓出現啦!
只是……這棟大樓並不是在冊子上所標示的地方,其實它是在對面街的說
這1920年完成的3層樓大樓其實是紐西蘭乳製品協會和懷卡托乳製品合作社公司合併後的成果
其最大的特色為4座壯觀的凸窗與凸窗上的拱窗陽臺和懸挂騎樓
在使用了整整67年之後,紐西蘭乳製品合作社公司於1987年遷出這棟大樓
目前這棟原辦公大樓已被改裝成爲Quest服務公寓式酒店啦!
▲前紐西蘭乳製品合作社公司辦公大樓 Former New Zealand Co-operative Dairy Company Office Building |
▲前紐西蘭乳製品合作社公司辦公大樓 Former New Zealand Co-operative Dairy Company Office Building |
就這樣我頂著大太陽繼續沿著Victoria St開始往北走
走了大約500公尺來到Victoria St和Ulster St的Y字路口時
我赫然發現在這個Y字路口的小小三角地帶竟然出現了好幾座的雕塑 [驚]
定眼再看清楚,原來這群雕像包含了一對攜帶兩個小孩的農夫夫婦和牛、狗、綿羊各一頭
据了解這銅製雕塑群是Margriet Windhausen創作的“Farming Family”雕塑
而目的就是爲了紀念在懷卡托區域具有標誌性的一般務農家庭
▲務農家庭雕塑 The Farming Family Statues |
這次被太陽曬了14分鐘,那“遠得要命”的目的地—Fairfield橋總算是讓我走到啦![揮汗]
這座位于漢密爾頓市北部的Fairfield橋是歷史第三悠久的跨河橋梁
1935年開始興建,建築期長達兩年,1937年揭幕通車
Fairfield橋,長139公尺,是座採用弓弦(bowstring)設計的鋼筋混凝土橋
橋身的兩側還另外有一整排幾何圖形設計的混凝土圍欄,是一座相當特別的橋梁哦!
▲費爾菲爾德橋 Fairfield Bridge |
▲費爾菲爾德橋的幾何圖形設計圍欄 Fairfield Bridge's geometric balustrade |
(咦!?冊子上面不是還編列其他的景點嗎?不去了啊?)
不去了啦!剩下的那些景點不是距離市區太遠就是屬於私人財產無法親近
所以就把這Fairfield橋當作結尾吧!其他沒去到的就看明天心情如何再説吧!(結果隔天下大雨)
雖然漢密爾頓歷史遺跡之旅結束了,但今天的行程還沒有完結
因爲接下來我又要再一次的沿著懷卡托河的河畔步道到漢密爾頓花園玩咯!
沿著懷卡托河河畔步道走到Roose Commerce Park時,冊子上的另一個歷史遺跡出現了
不過它不是在公園裏面,而是在河對岸的懸崖上
它就是在冊子上被列爲12號的Greenslade House啦!
這座宅邸建立與1912年,是漢密爾頓商人兼國會議員Henry James Greenslade的家
由John W Warren設計的這棟房子採用了大量紐西蘭原生木頭來建造
可是屋子内部的裝潢與屋頂則是進口了來自德國、法國和聖赫勒拿的建築原料打造的噢!
▲格林斯萊德宅邸 Greenslade House (Wairere) |
而且今天選擇前往漢密爾頓花園的路線好像有點長
要是再不出發的話搞不好等我抵達漢密爾頓花園時太陽可能都已經開始要往西沉了啦!
好啦!我要出發去走一走昨天沒走完的漢彌爾頓花園啦!
資料更新:2018年4月9日
————————————————————————
Hamilton i-SITE Visitor Information Centre • 漢密爾頓i-SITE訪客資訊中心
官網:www.visithamilton.co.nz [英、簡中]
地址:Corner of Caro and Alexandra Street, Garden Place, Hamilton
電話:0800 242 645(紐西蘭境内免付費電話)/+64 7 958 5960
營業時間:9am to 5pm,星期一至星期五
9:30am to 3:30pm,星期六至星期日與公共假期
■ Closed on Christmas Day
交通:自駕—可利用Google Maps規劃前往路線,漢密爾頓市區有多條路段和地區皆設有有條件免
費的停車場或停車格可使用,詳情點這裡。
巴士—有關漢密爾頓市區的巴士路線和車站資訊可到BUSIT官網查詢。
————————————————————————
延伸閲讀
上一篇:【紐西蘭】Wellington:紐西蘭國家博物館 Museum of New Zealand Te Papa Tongarewa • 免費、精彩又好玩的博物館
下一篇:【紐西蘭】Hamilton:懷卡托河步道 Hamilton City Waikato River Walks • 看水、看橋、看漢密爾頓
下一篇:【紐西蘭】Hamilton:懷卡托河步道 Hamilton City Waikato River Walks • 看水、看橋、看漢密爾頓
~~THE END~~
參考資料:
1) New Zealand Historic Places Trust - Waikato Branch Committee. Historic Hamilton: East and West of the River Brochure.
2) Andrew Bydder (2018). Andrew Bydder: Let's get realistic about Garden Place. Waikato Times. Retrieved on 8/4/2018 from https://www.stuff.co.nz/waikato-times/100569035/andrew-bydder-lets-get-realistic-about-garden-place.
3) Hamilton City Council (2013). Hamilton City Proposed District Plan. Hamilton City Council. Appendix E: H39, P1-8. Retrieved on 6/4/2018 from http://www.hamilton.govt.nz/our-council/council-publications/districtplans/ODP/Documents/s42A%20Final%20Reports/FINAL%20s42A%20REport%20-%20Historic%20Heritage.pdf.
4) Siobhan Downes (2015). The most wacky tourist attractions in New Zealand. Stuff.co.nz. Retrieved on 4/4/2018 from https://www.stuff.co.nz/travel/destinations/nz/75207553/the-most-wacky-tourist-attractions-in-new-zealand.
5) Sophiesimms1992. Riff Raff Statue. Atlas Obscurra .Retrieved on 4/4/2018 from https://www.atlasobscura.com/places/riff-raff-statue.
6) Hamilton City Library. Henry Herbert Howden. Hamilton Heritage Collections. Retrieved on 4/4/2018 from http://hamiltonheritagecollections.co.nz/nodes/view/67.
7) Hamilton City Council. About ArtsPost. Waikato Museum. Retrieved on 4/4/2018 from http://waikatomuseum.co.nz/artspost/about-artspost/.
8) Hamilton City Council. Hamilton Lake Domain Management Plan 2017. Hamilton City Council. Retrieved on 8/4/2018 from http://www.hamilton.govt.nz/our-council/strategiesandplans/Documents/Hamilton%20Lake%20Domain%20Management%20Plan%20March%202017.pdf.
9) Kashka Tunstall (2012). Waikato Draught centenarian for sale. Waikato Times. Retrieved on 31/3/2018 from http://www.stuff.co.nz/waikato-times/business/7522415/Waikato-Draught-centenarian-for-sale.
10) Waikato Muslim Association. Our Mosque. Waikato Muslim Association. Retrieved on 2/4/2018 from https://www.waikatomuslims.com/our-mosque-1.
11) Hamilton City Council (2008). Historic Claudelands Grandtsand on the move. Hamilton City Council. Retrieved on 6/4/2018 from http://www.hamilton.govt.nz/our-council/news/Pages/default.aspx?newsItem=2046.
2) Andrew Bydder (2018). Andrew Bydder: Let's get realistic about Garden Place. Waikato Times. Retrieved on 8/4/2018 from https://www.stuff.co.nz/waikato-times/100569035/andrew-bydder-lets-get-realistic-about-garden-place.
3) Hamilton City Council (2013). Hamilton City Proposed District Plan. Hamilton City Council. Appendix E: H39, P1-8. Retrieved on 6/4/2018 from http://www.hamilton.govt.nz/our-council/council-publications/districtplans/ODP/Documents/s42A%20Final%20Reports/FINAL%20s42A%20REport%20-%20Historic%20Heritage.pdf.
4) Siobhan Downes (2015). The most wacky tourist attractions in New Zealand. Stuff.co.nz. Retrieved on 4/4/2018 from https://www.stuff.co.nz/travel/destinations/nz/75207553/the-most-wacky-tourist-attractions-in-new-zealand.
5) Sophiesimms1992. Riff Raff Statue. Atlas Obscurra .Retrieved on 4/4/2018 from https://www.atlasobscura.com/places/riff-raff-statue.
6) Hamilton City Library. Henry Herbert Howden. Hamilton Heritage Collections. Retrieved on 4/4/2018 from http://hamiltonheritagecollections.co.nz/nodes/view/67.
7) Hamilton City Council. About ArtsPost. Waikato Museum. Retrieved on 4/4/2018 from http://waikatomuseum.co.nz/artspost/about-artspost/.
8) Hamilton City Council. Hamilton Lake Domain Management Plan 2017. Hamilton City Council. Retrieved on 8/4/2018 from http://www.hamilton.govt.nz/our-council/strategiesandplans/Documents/Hamilton%20Lake%20Domain%20Management%20Plan%20March%202017.pdf.
9) Kashka Tunstall (2012). Waikato Draught centenarian for sale. Waikato Times. Retrieved on 31/3/2018 from http://www.stuff.co.nz/waikato-times/business/7522415/Waikato-Draught-centenarian-for-sale.
10) Waikato Muslim Association. Our Mosque. Waikato Muslim Association. Retrieved on 2/4/2018 from https://www.waikatomuslims.com/our-mosque-1.
11) Hamilton City Council (2008). Historic Claudelands Grandtsand on the move. Hamilton City Council. Retrieved on 6/4/2018 from http://www.hamilton.govt.nz/our-council/news/Pages/default.aspx?newsItem=204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